::: 公告訊息 市場動態

從育種做到品牌豬,大成集團:2021年是台灣國產豬品牌元年

轉寄好友 友善列印 facebook分享(另開新視窗) twitter分享(另開新視窗) plurk分享(另開新視窗)
2021/01/05 原料

「2021年是台灣國產豬品牌元年。」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說,2021年消費者對於品牌豬肉會更重視,因為大家會更重視豬肉來源,如何推出品牌豬肉、就是各廠商的機會。

多數人只知道從飼料起家的大成,已經做到白羽肉雞的一條龍供應鏈,但其實從2008年起,大成就耗資約7億元在屏東投資桐德牧場,大舉跨入養豬行列。

 

在2021年1月1日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後,消費者對豬肉源頭更為重視,屆時台灣品牌豬也有望大展身手。

大成跨入養豬業從育種開始做起,已經有「桐德豬」、「黑蜜豬」兩大豬肉品牌

在品牌豬的育種上,大成也領先同業,現在大成已經有「桐德豬」、「黑蜜豬」兩大豬肉品牌,佈局中高端豬肉市場。

不過特別的是,大成跨入養豬產業,卻是從門檻較高的種豬育種開始做起,「大成從育種最基本技術來提高國內養豬技術。」大成集團餐飲服務群企劃公關經理趙敏夙說,什麼品種的豬有怎樣的風味、怎樣做科學化的管理,來提升台灣整體豬肉競爭力,是大成一直在努力的方向,「否則台灣養殖成本太高,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高。」

在開放萊豬進口之前,台灣的進口豬肉可以分成兩種,一種是品牌豬肉,像是西班牙伊比利豬、日本鹿兒島豬,都有品牌、養殖方法、特殊風味;另一種則是價格較低廉的進口豬,「確實國外豬肉比我們便宜很多,很多都是打便宜牌。」韓家寅說,目前看起來台灣進口最多是加拿大豬肉,因為比較便宜;進口豬肉佔台灣豬肉消費市場約9%,其中大約4成是加拿大豬肉。

2021年進一步開放豬肉進口,國產豬可望藉由品牌豬打造區隔性

2021年進一步開放豬肉進口後,雖然價格低廉的進口豬肉對業者來說是競爭壓力,但是因為消費者對於萊克多巴胺的擔憂,國產豬反而有機會打造出區隔性、建立起品牌,這也是韓家寅預測2021年會是國產豬品牌元年的原因。

且不僅是大成,包括養豬大戶台糖、卜蜂,到飼料廠福壽實業,都早已經投入品牌豬。

福壽實業也看好品牌豬,要加大台灣豬產量

福壽實業特助王四全說,「2021年品牌豬會有一定量的發展,特別在現在大家對於萊克多巴胺反對的趨勢下。」也因此福壽也緊急在佈局台灣豬產量,要加大產量之外,也要加強品質控管,像是產銷履歷這些都持續在進行,「我們當然看好品牌豬,我們比台糖、大成、卜蜂比較晚投入,所以正在起步當中。」

國內養豬規模數一數二大的卜蜂發言人劉明哲說,2021年開放進口,一定對於國產豬來說會有某種程度衝擊,「只是這次因為牽扯到萊豬問題,目前民眾健康意識抬頭,接受度不高。」所以這對國內養豬事業來說是另外一個契機,政府也提出要以100億元改善台灣養豬業,「國內養豬行業不太被一般民眾接受,要擴增、新增養殖量很難,原有畜牧場也常常被抗議,這次可能可以在政府協助下做體質的改變,對國產豬來說可能是個契機。」

<全文請點連結>